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汽车市场分析的特点 汽车市场分析

2025-01-05 汽车知识
【摘要】:在“合规双积分管理政策”和“解决限行限牌带来的出行障碍”的政策驱动下,电动汽车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但电动汽车怎么选合适?小区附近有没有充电桩,购买电动汽车是否真

在“合规双积分管理政策”和“解决限行限牌带来的出行障碍”的政策驱动下,电动汽车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但电动汽车怎么选合适?小区附近有没有充电桩,购买电动汽车是否真的能带来便捷困扰很多消费者。

去年以来,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微型车重新爆发,二是高端产品开始放量,而紧凑级车型却少有人问津。

截止5月,卖得最好的车型中,微型车占7款,中型车5款(包括轿车和SUV),紧凑级车型4款。如果仅看销量Top 10的话,紧凑型车只有一款上榜。显然,在燃油车市场最受欢迎的紧凑型车型在电动车领域并不占优势。

目前来看,紧凑级车型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尴尬有三处,一是热门车型少,二是平均单车销量低,三是还未真正打开私人消费市场。

众所周知,早期的新能源车型都是靠补贴走起来的,然而不少曾经拿了大笔补助的车企已经日渐式微甚至消失了,销量凤毛菱角甚至倒闭。

一直到2018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上最多的都是微型车,占比一度超过70%。2018年6月12日开始的补贴政策鼓励高续航、高能量密度车型,紧凑级车型在2019年过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一年。然而2020年,特斯拉和新势力来了,他们带着中型、中大型电动车入场,快速积压了紧凑级车型的市场份额。

紧凑级车型的使用场景跟微型车不同,不能仅仅局限于短程代步。然而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要求,对其成本形成了关键制约,也使其成为成本最为敏感的电动车。目前紧凑型电动车要做到四五百公里的普通续航里程,价格就势必超过15万。而同样车型的燃油车,价格却越来越便宜。

在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可及范围内,要实现高续航只能多装电池,但是紧凑级车型的底盘大小限制了其装电量,也就限制了其续航里程的提高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中型、中大型车能实现更高的续航,市场份额更大。

眼下电动汽车想要对标传统燃油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直接的电池降本、充电便利、智能安全、废旧电池处理这些问题依然是电动汽车形成大市场的掣肘,最重要的是,想要完全铺开市场,电动汽车领域必须要经过一场电池革命。更优质的电池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汽车后市场分析

趋势一:

市场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汽车爆发式增长在今后几年将完全进入后市场,配件、服务需求强劲,而体系过去几年增长乏力,满足每年新增的2000万的增量已经力不从心。

一线城市限购限行限外迁等政策导致北上广等城市的二手车价格下跌,一二线城市新车多,体系强大,而三四五线市场老旧车型将不断增多,车主购买保险意愿低,保养不及时,维修力量薄弱,后市场在这里有很多创新机会。

此外,高档车市场份额在增加,这类车主消费慷慨,专修此类车型的商业机会不容错过。大量涌现的报废车使得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商机提前出现。

趋势二:

保养维护比修理重要

随着车联网落地,汽车的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虽然可能导致故障率增加,但更重要的是,主机厂借助车载电脑和传感器,可以预先判断故障,这会大大降低非正常故障的发生率。

保养和维修的智能化、个性化会改变现有的服务模式,但前提是厂商愿意迈出这一步。

与此同时,由于车辆正越来越像一个会跑的电脑,这使得它发生故障的概率在增加,智能化、及时的维修服务变得重要——车主对车联网系统的软件服务要求、频率,可能高于对车辆本身的服务要求,大量的抱怨可能由此而来,主机厂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趋势三: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向后市场加速渗透

过去10年,中国后市场车间里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更多高科技诊断设备,比如车载电脑诊断仪、四轮定位仪、专用示波器、专用电表、尾气检测仪等等,体系普遍已经具备电子配件目录、网络化维修资料、智能诊断系统,一些厂商已经具备了远程诊断系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车主对线上服务咨询、询价、发现最优服务商的需求在增长,这使得很多风险投资开始向后市场的O2O投资。

主机厂、汽车门户和垂直网站、中小创业者都已经在尝试建立自己的O2O网站,试图建立配件商、服务商、车主的B2B2C平台,由于服务的非标准化,这类平台会受限于区域,短期内恐怕都难见全国性的成功范例。

趋势四:

借互联网的服务连锁将挑战连锁体系

随着新车销售放缓,主机厂的扩张也遇到瓶颈,盈利能力下滑困扰着大多数人。

由于配件供给受制于厂商,服务盈利能力必须定位高端用户群,这部分用户的品牌敏感度很高,虽然售后服务可能会贡献50%以上的利润,但如果未来不走向互联网,汽车售后基本无力进行服务品牌营销。

另一方面,过去10年多数全国性的快修连锁都告失败。但互联网在客户、服务商、竞价等领域可以发挥集约化优势,这使得困扰后市场的众多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由于已经质保期外的存量汽车规模已经大于新车和质保期内车辆,而这部分车辆的服务需求更强,互联网连锁服务体系一旦成功,能扭转得了那些在50%后市场服务利润中占了5%的现状。

趋势五:

商用车和专业车服务外包需求将越发显著

过去10年,的士、商用车车队、公务用车等非私家车的服务是以垄断性的定点维修或者集团购方式完成的,由于供需双方地位部队等,或者由于公务车由或者机构买单,都使得这部分的服务利润极高而公众并不知晓,创业者难以参与竞争。

但随着整个社会对公平、透明的要求增高,专业的服务机构会更好地满足这类专业车队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物流卡车车队规模扩张,比如诞生1万辆卡车的物流车队。

随着共享汽车、租车公司规模扩张,都会使服务于这类专业车队的机构有全新的商业机会。

趋势六:

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业务从B2B转向B2C

过去10年,由于新车市场高速增长,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开足马力为主机厂提供OEM产品,对后市场取了传统B2B零部件销售模式,由于批发商的存在,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终端用户的需求一无所知,这就给了一些无缘OEM的零部件小厂生产“高仿”件的机会。

随着近年来新车增速放缓,主机厂开始追求后市场顾客满意度和利润,对于零部件商而言就意味着OEM利润降低。

比如主机厂接受更多的顾客索赔要求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再比如主机厂大幅压低售后配件购价格等等。

不甘受制于主机厂的一些跨国零部件公司已经开始关注B2C和零售终端。知名零部件商通过新品牌、电商、自建终端等模式进入后市场的B2C领域,将深刻改变现有的汽车后市场格局,随着更多后市场人才加盟这类零部件企业的B2C团队,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将逐步展现。

相关

汽车市场调研主要内容有哪些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经营模式

目前,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成功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专注轮胎的门店模式,代表企业是美国的DISCOUNT TIRE;二是专注换油服务的门店模式,代表企业是Grease monkey(油猴);三是前店后厂,综合维修的模式,代表企业是德国的ATU;四是汽配门店服务连锁,盈利性最强的汽配连锁是美国的O’Reilly Auto Parts;五是极致效率的洗车服务门店,代表企业为德国的Mr.Wash。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有所恢复

目前,世界汽车租赁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汽车租赁业的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服务行业,日趋突出的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效益规模化是全球汽车租赁业发展的潮流,从业务形式来看,国外汽车租赁企业已经开拓了相当数量的业务渠道和服务形式。在经营性租赁的基础上,同时开展融资性租赁、二手车销售、车辆保险等多种与之相关的业务。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租赁市场逐渐从疫情打击中恢复,收入规模达7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70%。

——全球汽车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5%

汽车用品依托于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是整个汽车后市场中的重要环节,在全球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之下,汽车保有量也随之持续提高,这为汽车用品市场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2018-2021年,全球汽车用品市场稳定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4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6000亿欧元

根据麦肯锡咨询2018年发布的《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IN 2030》,2017年度全球汽车后市场的规模体量约为8030亿欧元。麦肯锡的统计口径主要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和汽车养护与维修,从全球汽车后市场各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三者约占整体市场的80%,按此比例测算,2017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规模约10038亿欧元。

从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速度来看,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5.2%。鉴于中国市场近几年迅速发展,预计全球汽车后市场增速将略低于中国市场增速,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增长,2021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794亿欧元。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领先的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如US Auto Parts Network,Inc.和CarParts,将在未来几年拉升全球汽车后市场需求,在线汽车后市场业务在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巨大的潜力。此外,预计汽车零部件在线销售的增长将为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未来,政策变化是汽车后市场产业推进的最大推力,汽车电动化也将催化汽修产业变革,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将布局汽车后市场终端。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市场细分与描述

对于目前各种类型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选择,在包括性能、安全、用途等综合考虑的条件下,根据消费者购车的侧重(利益)不同,汽车市场是如何细分的,比如追求性能性、追求商务型、追求舒适型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维度对汽车市场进行细分与描述研究。

第二部分消费态度与偏好

不同细分市场下,不同消费者对于各种车型的偏好与态度等,以及消费者对汽车的购物行为与消费习惯、使用习惯等方面调查研究。

第三部分:市场结构与特点

汽车行业的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情况,比如哪些汽车行业之间的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等,不同竞争之间的关系,不同品牌之间是如何竞争的。

第四部分:品牌形象与定位

不同品牌汽车在消费者心目的形象是怎样的,是如何定位的,如何获取消费者的认可等。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436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crv东风本田cd crv东风本田crv低配1.5排优惠满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