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suv奇骏报价在17万左右:1、外观:外观上,整体设计偏向成熟大气,整体看上去比较均衡,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也没什么特别的槽点,属于经久耐看型;2、内饰...
2024-11-20
1、产地不同
马自达是日产车,日本汽车制造商生产,总部设在日本广岛。
海马是国产车,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2、公司不同
马自达公司原名东洋软木工业公司,1927年改称东洋工业公司。
海马车公司名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3、品牌创立时间不同
马自达公司创立于1920年,1931年正式开始在广岛生产小型载货车,60年代初正式生产轿车。
海马公司成立于1988年,海马建厂于海南省海口市,1993年海马开始生产马自达mpv。
注意:海马汽车的标志是象征太阳的圆上嵌一个抽象的鹰隼形状,寓意为“旭日东升,鲲鹏展翅”,代表了海马汽车奋发向上、矢志腾飞的企业形象。
1988年,海马建厂于海南省海口市。开始了第一次创业。1998到2005的第二次创业中,海马与战略伙伴合作,走出了一条“开放、合作、学习、发展”的路子, 海马夯实了自我发展的基础。从2006年起,海马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今天,海马已经拥有两个整车工厂,一个年产15万台的发动机工厂。
更重要的是海马拥有了一批成熟的汽车产业人才队伍,拥有了自主的整车研发能力,拥有了自主的销售服务网络,自主的供应配套体系,拥有了超过30万用户的品牌信赖,拥有了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以我为主去实现海马梦想的体系能力。
在自主汽车品牌中,海马汽车的口碑如何?
编者按|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一直在改变,政策环境、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技术变革等,甚至是具体的消费需求与 情感 偏好。这是对现有 汽车 品牌的挑战,需要不断改变自己适应新的变化。市场就像有生命的有机体,而企业与品牌类似于其中的细胞,有的在新生、有的在死亡。搜狐 汽车 研究室以 汽车 品牌的兴盛/衰落为研究对象,从成功或失败中寻找值得参考的运营经验,特策划此栏目。
此为第二期:情怀景柱能否挽救不务正业的海马 汽车 ?
海马 汽车 暂时松了口气。
5月15日,海马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ST海马,000572)发布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近日累计收到各类补助合计1046.77万元,补助形式为现金补助。预计这批补助将会增加2020年二季度利润总额人民币9,180,259.46元(未经审计)。
这笔补助来得及时。虽然金额有限,但也能一解燃眉之急。
由于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2019年4月,深交所对海马 汽车 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海马 汽车 股票名称由“海马 汽车 ”变更为“*ST海马”,如果海马 汽车 在2019年依然不能实现盈利将面临退市风险。
的是,通过出售闲置房产、转让子公司股权等措施,海马 汽车 2019年实现盈利,据其年报显示,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5亿元,相比上两年分别亏损的16.37亿和9.94亿元,已有极大改善。
不幸的是,2020年开局不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海马 汽车 雪上加霜。据其4月28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海马 汽车 营业收入仅4.42亿元,同比下降3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9亿元。
卖房求生、出售股权、补助,如今的海马 汽车 风雨飘摇。生于逆境、成长坎坷,曾经凭借合资跻身主流车企,但与马自达“分手”自主发展接近14年,海马 汽车 似乎还未完全走出“合资后遗症”,自主研发实力不强、产品带着马自达影子、营销能力薄弱……海马 汽车 逐渐边缘化,甚至面临退市危机,已退休的董事长景柱去年重新回归“拯救大局”,海马 汽车 未来将何去何从?
坎坷合资经历:无资质、挂靠一汽、被马自达“抛弃”
海马 汽车 的最早前身是 “海南 汽车 制造厂”。1988年,获得支持的海南 汽车 冲压件厂从当时动荡的菲律宾低价购入美国褔特 汽车 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合资的 汽车 工厂,整体迁址到海口,更名为海南 汽车 制造厂,拉开了第一次创业的序幕。
虽然收购了福特工厂,但无车可造,而此时日本经济衰退,马自达积极寻求海外出路,两者一拍即合,于1992年成立了合资公司海南马自达,短短几年时间就组装生产了多款车型,如HMC6470旅行车、HMC6440面包车、HMC6450 MPV等等,1994年推出的以第六代马自达323为原型的海南马自达323(HMC6430)还曾风靡一时。
但当时海南 汽车 制造厂并未取得国家颁发的 汽车 生产许可证,其生产的 汽车 只能在海南省内通行,市场有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海南 汽车 制造厂只能勉强维持运转,一度濒临破产。
19年,景柱出任海南 汽车 制造厂厂长,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为了取得生产资质,1998年海南 汽车 制造厂将国有资产100%划转给一汽集团。虽然成功挂靠到一汽集团名下,有了生产资质,但海南 汽车 制造厂并没有得到一汽集团车型、技术方面的支持,只能继续生产原先的老旧车型。
然而随着国内 汽车 市场的快速发展,HMC6470旅行车和马自达323这两款国外淘汰的老旧车型显然跟不上时代了,危机重重的海南 汽车 再次寻求与马自达合作,这次马自达选择了技术合作的方式。
2001年5月,马自达旗下紧凑型MPV普力马在一汽海南正式下线。当时国内MPV车型相对匮乏,兼顾舒适性与一定操控性的普力马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国内紧凑型MPV市场,截止2001年年底,普力马产销量已达一万多台。
2002年7月,海南马自达将诞生于1998年的第八代马自达323引入国产,命名为福美来。福美来大获成功,被评为当时 汽车 市场的“新三样”(凯越、伊兰特、福美来)。普力马和福美来的热销,让当时的海南马自达成为国内主流 汽车 生产厂商。
同时日本马自达看到了中国 汽车 市场的巨大潜力,逐渐不满足技术合作带来的利润,陆续选择了实力更强的一汽集团和长安 汽车 。2006年海南 汽车 制造厂与马自达 汽车 “分手”,8月,福美来2代正式上市,不再使用马自达车标,而是以自主品牌“海马”的身份亮相,由此开启了自主发展的征程。
艰难自主发展:设计“拿来主义” 、产品偏低端、营销薄弱
2007年,海马集团收购郑州轻型 汽车 制造厂,成立了海马(郑州) 汽车 有限公司,开始布局中原版图,开启了第三次创业。
但对一直依赖马自达技术的海马 汽车 而言,要自主开发出全新车型并非易事。
其实早在2003年,海马 汽车 便成立了上海研发中心,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总投资额5亿元。2004年8月,拥有八家零部件配套生产厂的海马一期工业园落成;2006年3月,海马 汽车 发动机工厂投入使用,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发动机生产线、整车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以及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内 汽车 制造商。北上之后,形成了海口、郑州两大生产基地和上海研发中心三位一体的产业布局。
准备好了硬件条件,与马自达的合作经历又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相对于同期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来说,海马 汽车 拿了一手好牌,但也许正是牌太好,海马 汽车 很长时间都忽视了“技术”。
如果说2006年的福美来2代算是合资到自主的过渡性产品,只是在原有海南马自达福美来基础上推出的小改款尚可理解,那么此后多年,海马 汽车 推出的车型还带着马自达影子,就不免有点“不思进取”了。
2007年3月,海马 汽车 推出了福美来心动版(后更名为海福星)和新普力马,两车外观与此前悬挂马自达车标的车型并无明显区别,主要是换装了新的发动机。
2007年4月,海马 汽车 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紧凑型轿车海马3,其外观由海马 汽车 上海研发中心与意大利IDEA 汽车 设计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算得上是海马 汽车 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车型。但无论是从整体外观造型,还是命名方式,海马3都与同时期的马自达3颇为相似,受到很多质疑。
2009年12月,海马丘比特上市,定位于小型车,但其造型与马自达2如出一辙,连搭载的发动机都与马自达2有着相同的排量。
甚至到了2013年推出的海马M6,前脸还与马自达6睿翼十分相似。
当然,海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独立设计的产品,比如2010年推出的首款SUV车型海马骑士、2013年推出的紧凑型轿车海马M3、2019年推出的紧凑型SUV海马8S等车型都脱离了其他品牌的影子。
由于时代局限性,不少自主品牌早期都会借鉴海外成熟车型的设计经验,国人宽容度也比较高。在中国 汽车 市场,尤其是轿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年代,虽然海马时而山寨时而创新,还是能稳居二线自主品牌之列。
但时代不同了。竞争对手在正向研发,消费者在成长,海马 汽车 还在原地踏步本身就是一种退步。近年来海马 汽车 销量连年下滑,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设计上屡次“拿来主义”,产品过于中低端,缺乏爆款车型。
从海马目前在售车型看来,除了新能源车型如E3/普力马EV等价格较高,海马大部分车型都在10万元以下。中低端市场历来是自主品牌的主战场,竞争最为激烈,海马 汽车 的产品没有优势就很难从该市场脱颖而出。
海马 汽车 车型多,但多而不精,很少有实力出众的车型,缺乏爆款车型。 销量最高的海马8S 2019年销量也仅6301辆,在SUV市场排在170名开外,多数车型年销量甚至不足千辆。
海马董事长景柱在分析海马亏损的原因时,提出有五大原因,其中一条就是产品投资失败:“如果说产品项目经理是团长的责任,经常找个连长担当,平常接受营长的管理,这些产品项目经理多数没有创新意识,也无创新压力,更无创新能力,至少造成十个项目失败。”
产品方面海马 汽车 没什么优势,在营销方面更为薄弱。或许是受制于体制、资金原因,多年来海马 汽车 在营销方面存在感很弱,即使有了好的产品也没能很好的传播出去。
发展副业:金融地产两手抓 “利润奶牛”
海马 汽车 看似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那么这些年海马在干啥?搞副业。
早在2007年入主中原开始,海马集团便着手布局金控、置地产业。在海马集团上,金控、置地是与 汽车 平起平坐的板块,三个板块的总资产都在100亿元以上,可谓势均力敌。
金融板块,海马集团拥有海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总资产100多亿元。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有海马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额有限公司、深圳海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很有分量的公司是,2008年成立的海马财务有限公司,这是海南第一家财务公司;2014年开业的海田小贷开业,这是海南规模最大的小贷公司;2015年成立的海南银行,海马是其第二大股东;2018年开业的海保人寿,这是海南第一家本土法人寿险公司。
与动辄上百亿营收的 汽车 业务相比,金融业务虽然营收不高,但毛利率十分可观。从海马 汽车 2011-2015年财报可以看出,其金融业毛利率每年都在50%以上,而 汽车 制造毛利率仅在10%左右。
2016年之后,海马 汽车 财报不再单独公布其金融业的财务状况,但在“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一项里,提到了子公司海马财务的营收状况,2019年,海马财务营业收入为1.57亿元,净利润为8982.9万元,比起净利润1850.2万元的海马 汽车 (即郑州海马)、亏损6023万元的一汽海马(海口)确实“争气”不少。海马财务2016-2018年的净利润也分别达到了1.38亿元、1.52亿元、1.27亿元。仅一个金融子公司的净利润,就远超 汽车 板块利润了。
地产板块,海马集团拥有青风置业,总资产100多亿元,产业分布于郑州、武汉、海口、开封等地,下设郑州地产、开封地产、武汉地产、海南地产等多家子公司。
虽然海马 汽车 财报里不涉及地产业务,但近年来房价的飙升、房地产的暴利大家应该都有所感受。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从2007年的3645.18元/平方米,上涨到了2018年的8544.11元/平方米。这仅仅只是全国平均情况。
2014年8月,海马与建业联合,以14.4亿元的总价地王拿下郑州龙湖CBD里的95.5亩住宅用地,其所建楼盘刷新了该区域的销售记录,2016年度全年销售428套,总销售金额达29.4亿。2017年,青风置业又以20.85亿元拍下了郑州北龙湖黄金地段的15号地。据海马集团介绍,30年来,海马已累计生产 汽车 200多万辆,累计发放500多亿元,累计建房200多万平方米。
除了拿地建房,海马 汽车 还拥有不少投资性房地产,据其财报显示,2019年末海马 汽车 拥有投资性房地产金额8439万元,这一指标在2017、2018年都在2.5亿元以上。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老师认为,前些年地方为了发展当地 汽车 产业而给予了车企一些土地优惠政策,海马发展房地产作为 汽车 主业的补充,也是无可厚非的。
海马 汽车 这些年的跨界经营,一方面增加了集团管理运营难度,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对 汽车 板块的研发投入和营销精力,另一方面又起到了“输血”作用。 2007年北上郑州之后,景柱对海马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布局规划,无疑踩对了市场发展的节点。近十年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利润水平远超制造业,海马集团能发展壮大,金融与地产功不可没,可谓“利润奶牛”。 在 汽车 销量大幅下滑、连亏两年的情况下,海马 汽车 面临退市危机,副业优势更加得以显现。
积极自救:卖房求生、聚焦主业、发展新能源
2019年4月,海马 汽车 股票名称由“海马 汽车 ”变更为“*ST海马”后,海马 汽车 不久便宣布将出售旗下401套房,外加研发中心。2019年度最终共处置闲置房产342套,取得不含增值税处置收入1.61亿元,扣除处置成本费用共取得闲置房产处置收入1.35亿元。而其持有的上海海马 汽车 研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睿之尚实业,最终交易确认资本公积1100万元、投资收益5.43亿元。
此外,其持有的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青风置业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最终交易确认资本为公积202万元、投资收益1.23亿元。
通过处置闲置资产、出售子公司股权等方式,海马 汽车 2019年终于扭亏为盈。虽然还没有成功“摘帽”,但海马 汽车 是有决心要聚焦主业、重振 汽车 板块的。
2019年本已退休的景柱重新回到海马主持大局,在未来发展上提出以“聚焦”“瘦身”“减负”为目标,推行多种改革措施:建立扁平体制、效率机制;将产销基地聚焦、产品条线高度聚焦,出清无竞争力产品;开展新营销,通过“电商为魂,线上线下”改变 汽车 销售模式,从B2B转型为B2C,塑造“互联网直卖第一 汽车 品牌”。事实上,海马 汽车 的“互联网直卖”已初见成效,2019年“双十一”取得了京东平台 汽车 商家交易榜单第一名、京东平台 汽车 商品交易榜单第一名等成绩。
除了“保命”之外,海马 汽车 将未来的出路部分寄托在新能源上。作为海南省唯一具有新能源 汽车 生产资质的 汽车 企业,海南省打造“国际新能源岛”的规划无疑让海马 汽车 具备了天时地利的优势。按照规划,海南省将于2030年之前在全岛使用新能源 汽车 。不仅如此,海南省被赋予四大战略定位,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位列其中。如此一来,私家车和公共出行两个市场都为海马 汽车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海马 汽车 在新能源方面研发投资超过百亿,在纯电动 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和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三大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
在2019年两会上,景柱提出四项建议,其中一条便是:支持海南全岛推行纯电动 汽车 特别是氢燃料 汽车 并全面放开海南低空飞行。另外两条,“支持民营企业在海南设立国际贸易总部”和“全面放开外资在海南办大学”也将有助于增加海南的 汽车 消费人口存量。
结语:
从最初与马自达组装生产 汽车 ,再到技术合作,合资经历对海马 汽车 可谓影响深远,与马自达分道扬镳后多年,海马 汽车 依然没有完全走出“合资后遗症”。从辉煌到落寞,从积极发展副业到聚焦主业,重拾初心的海马 汽车 ,未来仍面临重重困难。老将归来能否带领海马 汽车 重现荣光?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海马汽车与海南马自达汽车有什么关系吗
海马与马自达合作了,所以有一些非常好的。马自达为海马带来了非常先进的技术,一直是第一行的海马。国内品牌。
海马销售,口中的话语,全击,你能说多久了?
经过各种原因,海马和马自达被带到杨。那时,马匹富梅以操纵和良好的燃料经济闻名而闻名。那时,杰塔,福阳,桑塔纳的名字也很好,但现在?海马销售已经完全击败,融合的销量,这一直骄傲,总是在三位数之间。
不仅是海马,SUV,S5海马销售,自2017年以来,它开始下降,从最初的月份从6000个单位,今天4000个月,当家庭模式落入这方面,其余的模型甚至更多悲惨的。
海马是一家非常精彩的汽车公司,你似乎永远不会想到它在做什么,在轿车时代,海马建造SUV,在SUV的时代,海马没有动,我不得不说海马市场控制控制真的是不可预测的。
如果只是造成更糟糕的营销能力,那么您将有能力推销团队,海马并不严格质量,它一直处于消费者投诉,也是发动机,变速箱,电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对海马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质量和销售额的全面下降是损失利润。根据海马,营业收入为51.03亿元,同比下降22.11%,纯粹的利润为24,373.3万,同比下降86.04%,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为-1092万元,书籍现金处于亏损状态。
从前一行,它不如过去那么好,海马只使用了几年。河马与马自达分开后,它不会开车。躺在信用簿的优点,现在现在会有面孔。丢失,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没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
如今,还有越来越多的独立品牌,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这就像掩藏了这种汽车企业。它将迟早被市场淘汰。
海马汽车怎么样?
更多人对“海马”的认识或许是“海南马自达”的一个简称罢了。1988年成立的海南汽车冲压件厂是海马汽车的前身,由于当时国内汽车产品的匮乏和汽车工业对周边产业巨大的带动作用,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海南省希望这个新兴的热土上也有自己的汽车工业。1988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从时局动荡的菲律宾低价购下了褔特汽车与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合资的汽车工厂。这家工厂以复原建设的方式被搬到了海口金盘工业区,1989年10月,这家工厂完成了完成冲压车间a、b、c、d四条线的设备安装调试。一年之后,焊装、油漆和总装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完成。
1990年的马自达处于危机之中,急于寻找和开拓新的利润空间,而海南却有一个现成的汽车工厂苦于没有产品生产,双方接触后一拍即合,准备合资生产马自达轿车。1991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就开始小批量试生产mazda 929 station wagon旅行车。8月,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方草签合同,成立了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日方共占股份25%,其中马自达汽车以929 station wagon旅行车的全套模具、夹具作为出资。由于当时中央希望以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和广东三星为中方主体在南方成立一家以商用车为主的合资汽车公司,而意向的外资方先是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后来又改为梅塞德斯奔驰,奔驰提出了马自达不能与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合资的苛刻条件。经过3年的扯皮,奔驰决定放弃这个合资项目。就这样,南方合资商用车厂的项目不了了之,海南汽车厂与马自达的合资也在短期内中断。
虽然合资公司没有发展起来,但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与马自达的合作却没有中断。1992年,他们开始利用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的散件和技术开始组装海马hmc6470旅行车。1993年,开始组装生产源自马自达第一代mpv的hmc6440,1994年开始生产老款的323,虽然短短几年内投产了多款车型,但是由于没有取得国家颁发的轿车生产许可证,生产的汽车只能在海南省省内通行。
受许可证限制的海南汽车制造厂眼瞅着内地广阔的市场而无法销售,产量始终无法提高导致了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到19年,海南汽车制造厂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取得生产轿车的资格和必要的资金,海南省同意工厂挂靠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名下。年11月,一汽集团和海南省正式签订《关于兼并海南汽车制造厂组建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书》。双方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一汽集团100%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公司作为一汽集团在华南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正式纳入了一汽集团和国家的统一规划。
预算5万以下买什么车比较好呢?
海马汽车还不错。
海马汽车的标志是象征太阳的圆上嵌一个抽象的鹰隼形状,寓意为“旭日东升,鲲鹏展翅”,代表了海马汽车奋发向上、矢志腾飞的企业形象。
在新品研发方面,海马汽车始终秉承“在开放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确立自我”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详尽规划了近、中、远期产品的发展战略,纳入具体规划的新产品达到16个。
2021年5月24日,公司董事会召开十届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议案》,并向深圳证券提交了关于对公司股票交易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并获得深圳证券审核同意。
发动机厂
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年产发动机15万台的海马汽车发动机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样机已于4月份一次性点火热试成功,这标志海马汽车已经掌握了汽车制造核心的发动机制造技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发动机研发、制造与整车生产能力的汽车企业。
一年亏损10个亿,海马汽车为何成为自主品牌边缘品牌?
随着国内汽车厂商的发展,汽车的入门价格也是变得越来越低,普通人也可以买的起一辆车代步用,那么五万以下的车买什么比较好呢?新车的话,五万以下的车主要关注点在国产的车中,下面就推荐几款。
奇瑞艾瑞泽5:这款车官方最低指导价为4.99万元,在加上买车时经销商可能会给的一些优惠,新车5万多应该就可以拿下,这款车在国内一直都有着很好的口碑,质量可靠,省油耐用,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
五菱宏光:五万以下的神车怎么能少的了五菱宏光,毕竟神车的威名震惊中外。最低4.28万元的指导价,完全可以让你在预算之内就拿下这款车,这款车又能拉货,质量又好,畅销多年,我是比较推荐这款车的。
吉利远景X1:这款车的指导价是3.99-5.79万元,是不是很便宜啊。这款车背靠吉利大品牌,安全有保障,质量信得过,而且这么低的价格就可以买一辆SUV,这是你没有想到的,所以这款车绝对是物有所值。
上面说的这些是新车,那么如果你想买合资车的话,这个价格可能只能考虑二手车了,像大众POLO,老款马六等等。
海马 汽车 已经发展到了30年的 历史 ,时间并不短,但一年亏损10亿的状况还是挺让人惋惜的。
海马 汽车 沦落到现在这种状态是多方面的,产品研发投入不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又少之又少,海马海口和海马郑州相互内耗等等,两大基地、上十款产品,数十万的产能,1年的销量也从20多万降至十几万,让人惋惜。
海马 汽车 成立于1988年,总资产164亿元,直属员工1万多人,关联企业员工3万多人,年收入近200亿元,累计纳税170多亿元。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0572,还是有实力的。
刚刚上市的二代海马S5不到7万起,产品力强,有可能重演当年月销过万的盛况,从而扭转乾坤。
有些情况海马也是不能把握的,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大家所忽略,在海口海马跟马自达分家做自主品牌时,为了获取生产目录,值得投靠一汽,成立一汽海马销售公司,股比为51:49,一汽只出个目录,啥事也不干就分走了49%的利益,所以说,海马也是被一汽坑了。
海马集团当然很不爽,于是前往郑州新建一个100%控股的公司,但是在郑州海马又从事了地产业务,没把全部精力放在 汽车 业务上,这年头全力以赴做 汽车 都不一定行,现在海马重新聚焦 汽车 业务,还为时未晚。(鹿鼎记)
关于海马的问题,我最近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嘴巴都磨出来茧,手都打烂了,海马 汽车 ,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海马了,有很多网友都说我评论的太过犀利了,为什么说话那么难听还骂,质量又不差,我怎么能这样说话,其实我想说的是
我从来没有说过海马质量差也没有说过海马不行,我只是想说自从海马跟马自达分家了之后,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海南马自达了它的设计力产品力,包括整个车厂的品控以及他们未来的走向,包括他们的资金雄厚程度,已经完全没办法跟国内这些一线大车厂相比
我们国家的现在一线 汽车 厂吉利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包括一些比较小一点的二线品牌都比海马混的强,像什么众泰,江淮广汽,北汽,上汽,这些品牌,现在都比海马混的强得多,因为他们设计的东西够新颖够帅,产品力强颜值高,有核心竞争力有而海马什么都没有只能吃老本,而且现在大部分 汽车 厂都在发力新能源包括比亚迪,北汽,包括江淮新能源,上汽新能源,这些厂现在都在各方面开花,各方面发力,海马已经远远的落后了,已经再也不可能追上了
所以说就像国家一样的,落后就要挨打,你落后了,你的设计,你的产品力,你工厂的技术人员就会退步变少没钱跳槽。就会没有人死心塌地的给你干活,因为你没钱所以说他现在已经没有资本跟那些一线 汽车 厂开始抗衡了,更不要说什么国际大品牌的,所以说卖的差的话就会越卖越差,卖的不好就会越来越不好,销量越差越不想买,销量越差,售后越跟不上越没钱,各个方面都不好 。这是恶性循环…除非有金主出重金 全新产品线 全新动力 重新从颜值动力油耗价位比肩一线品牌才有的救。
从年销20万辆到不到2万辆!到底是谁“杀死”了海马 汽车 ?
很多老司机都还记得这样一款车,海马福美来,作为曾经与凯越、伊兰特并称为中国车市“新三样”的福美来,当年也是大红大紫的车型,而如今已经被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同样被市场竞争逐渐淘汰的,还有福美来背后的海马 汽车 。
巅峰期的海马 汽车 ,年销量达到21.6万辆,但是随后急转直下,到2020年,海马的年销量已经不足2万辆。到底是谁“杀死”了海马 汽车 ?
海马 汽车 成立于1988年,它的前身是海南 汽车 冲压件厂,但是在成立之后,因为得不到美国福特技术支持,所以根本没有一款车型生产出来。1990年,马自达 汽车 经营不善,利润率较低,需要扩展新的市场,就这样,马自达和海马 汽车 一拍即合,成立了海南马自达,1990年,海南 汽车 制造厂第一辆马自达929旅行车试制成功。此后,海马 汽车 出产了马自达323也就是后来的福美来,普力马等经典车型。
但是好景不长,长安 汽车 集团、福特 汽车 公司和马自达 汽车 株式会社在2006年2月合资成立了长安福自达 汽车 有限公司,海马 汽车 和马自达的合作中止,随后海马开始了自力更生的道路,海马3、丘比特、骑士、海福星、海马王子、海马M3、S7等等车型推出,但是海马 汽车 始终没有摆脱马自达的影子。2016年,海马 汽车 的销量达到了顶峰,年销量达到21.6万辆,但是此后销量断崖式下跌,2017年全年累计销售新车14.04万辆,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6.76万辆,2019年销量为29456辆,2020年销量只有17773台,不到巅峰期的10分之一,只能卖房维持生存。
海马 汽车 为什么会沦落至此?
1、产品缺乏竞争力
海马 汽车 之所以在2016年能够取得21万辆的销量,主要是因为SUV红利的影响,海马S5年销量破十万辆,但是海马 汽车 只要是凭借低价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哈弗、长城、上汽、广汽等等品牌都在推出SUV车型,海马 汽车 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2、模仿马自达,缺乏自主创新
海马 汽车 在和马自达分道扬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产品设计、宣传营销上刻意拉近和马自达的距离,比如说海马2的车型设计,非常类似马自达3,海马很多车型的宣传也会体现马自达的血统,随后,海马在自主创新和模仿马自达之间来回摇摆,在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后继乏力。
3、业务分散,不够聚焦
海马 汽车 集团旗下包含房地产、商务会馆、物业公司、金融投资、小额等业务,在卖车赚了一点钱之后,海马就开始投资副业,这也导致,海马 汽车 对于核心业务不够专注。
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海马 汽车 从年销20万辆,一步步跌落到年销不到2万辆,从一个大有希望的自主 汽车 品牌,到如今沦落到卖房求生,其实并不值得同情,海马 汽车 就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被淘汰也是在情理之中。
首先,对于一个车企,产品力是立足根本,而海马 汽车 在技术落后吃老本的情况下,旗下车型日益老旧,产品力相对边缘化。
在“聚焦战略”之下,海马一度专攻SUV市场,然而其旗下产品中,除了S5和福美来拿得出手,其余皆乏善可陈。而近年来,福美来月销仅有几百辆,S5自2017年改款后,“减配不减价”彻底磨光了消费者的好感,月销也不过千辆,还频频爆出质量问题……
相较之下,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如吉利、长安等就能将车型性价比与更新速度双管齐下,而海马平均一年才推出一款新车型,核心产品又到了生命周期晚期,也难怪消费者对海马 汽车 的品牌认知度日益不足了。
—提起海马 汽车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海南马自达这个名字。作为一家具有三十年 历史 的自主品牌,海马 汽车 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早年靠着和马自达合作起家,如今却陷入了转型苦难和巨大亏损之中。在竞争激烈的 汽车 市场里,海马今年的销量成绩到底如何?未来能否靠着发展新能源力挽狂澜呢?
依靠马自达起家,海马得以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南 汽车 制造厂刚刚成立,此时的海马 汽车 正面临有厂无产的窘况。没有技术和设备导致海南 汽车 制造厂无法生产 汽车 产品,恰好日本马自达急于寻找和开拓新的利润空间。双方在一番接洽之后一拍即合,在1990年推出了首款产品——以马自达929为基础的HMC6470。
可以说,这款产品正式开启了海南 汽车 制造厂和日本马自达长达数十年的蜜月期,后续引进生产的第六代马自达323以及初代马自达MPV让其得以进一步开拓市场。但由于海南 汽车 制造厂的产品无法在全国投放,到了19年,海马不得不投入一汽的怀抱,但即便如此,海南 汽车 制造厂却没有得到一汽的技术支持。最终还是只能再次向日本马自达寻求合作。
产品趋于老旧,竞争力逐年下降
2001年,一汽马自达主打紧凑型MPV市场的首款产品普力马正式上市。截止2001年底,海南马自达产销的普力马已经超一万台,这个成绩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也正因如此,到了2002年3月,马自达才有信心引入第八代马自达323,并被命名为福美来。福美来的推出迅速取得了市场的认可,这款三厢轿车产品也让海南马自达这个名字红遍了全国。
到了2005年,一汽和马自达合作国产马自达6,这也意味着海南马自达被抛弃。此后海马换标成为自主品牌,靠着福美来和普力马的平台推出了不少车型,但始终没有跳出马自达的影响,产品也在小修小补中趋向老旧。此后虽然也推出过像海马骑士和海马王子等车型。但终究没能再像当年那样到达巅峰,海马的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
新能源昙花一现,未来之路消极
2010年2月,海马郑州成立电动 汽车 事业部,这也意味这海马开始向新能源市场转型。但实际上,首款推出的新能源产品海马3 HEV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此后跟进的海马E3和海马爱尚EV无论是产品力抑或是销量,都与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用着不小差距。
今年的前11月里,海马 汽车 累计销量仅有6.2万辆,同比下降49.8%,这与此前定下的18万辆的销量目标相距甚远。与此同时,公开数据显示,海马 汽车 前9个月亏损4.77亿,同比降660.27%。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海马 汽车 的市场表现没有好转现象,其后续发展或许将会愈发坎坷。
小结:纵观海马 汽车 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最早依靠马自达起家和发迹,再到自主造车转型新能源,海马的成功让人羡慕,转型带来的副作用也给业界带来不少启示,希望未来海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扭转当下的局面!
都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有些人就是这么优秀?
海马 汽车 的起点其实比一般的自主品牌要高,人家好歹也是海南省人民跟马自达合资起步的,先发优势比吉利长城都要好。
现在呢?长城 汽车 是千亿营收规模,吉利年销量破百万,海马2017年销量才14万多台,哎……
其实海马 汽车 2016年还是有盈利的,盈利了2亿多,2017年则亏了10亿多。海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恕我直言,合资是换不来真技术的,海南省跟马自达合资的那些年不过是代工而已,而且一直拿不到车子的准生证,海马马自达生产的车只能在海南省流通。
后来一汽不怀好意地过来勾搭,说我们联手啊,你挂我名下,准生证的事就解决了。结果,一汽那几年没有向海马 汽车 提供任何帮助,每年还从海马 汽车 分走不少红利。后来一汽更是直接跟马自达勾搭在了一起,海马痛失合资对象。
为了解决准生证的事,2007年海马收购了郑州轻客。为了摆脱一汽,2008年还完一汽5.7亿元之后终于开始自己独立造车了。那么从2008到现在, 汽车 业的黄金十年的大势是很好的,海马每年也有盈利,虽然不多,但还算个小康水准。
到了去年,长期缺乏核心技术的弊端暴露了出来。2016年的时候海马年销量还能超过22万辆,到了2017年,大幅下跌到14万辆。缺乏核心技术,最明显的就是产品力不行。新品少,旧款车型竞争力不足,销量不下跌就怪了。轿车方面,我不说,你可能都想不起来海马有什么轿车对不对?自主轿车本身就很难突围。
SUV方面,海马S5虽然整体还不错,但自主SUV场都杀红眼了,海马S5虽说还不错,但大势已去,已经翻腾不出什么浪花了。
有时候,不是你跑得慢,是其他人实在比你快多了。
另一方面,海马管理不善也造成了如今的窘况。海马2017年去年的成本里面,管理费用达到了12.57亿元。这什么概念呢?体量是海马2倍的众泰 汽车 ,去年管理费才8.8亿元。海马对此的解释是,有研发项目终止了,所以导致管理费大涨。研发项目终止……这明显的战略失误,这还能说啥?
一声叹息!
在车企相继竞争的年代,一些车企活的很滋润,一些之前主流的车企逐渐的被边缘化,根据各大车企公布财报来看,其中有不少车企出现亏损,当然从公布的财报上面去看,比亚迪2020年营收达1565.98亿元还是比较抢眼的,同时也有一些车企出现亏损,海马 汽车 2020年亏损超过10亿元,众泰 汽车 ,去年亏损90亿等,一年亏损10个亿,海马汽车为何成为自主品牌边缘品牌?
海马一年亏损达10个亿,无疑说明海马 汽车 过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落魄”。而这种被边缘化是什么造成的结局?这或许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成为自主品牌的边缘品牌和海马 汽车 自身的实力以及车辆的市场定位有关系,以车辆的定位来看,海马 汽车 旗下的车型有点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从车辆的造型上面去看,和目前主流的一线国产车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外观上面也好,还是车辆的内饰设计上面,海马 汽车 还是比较保守,不够激进,加上现在很多的车子在设计的时候都是走年轻化路线,海马在这个方面还是有些差距。而外观设计上面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海马只能继续吃老本。
另一方面这几年海马 汽车 推出的产品来看,几款车型升级都是不痛不痒,并没有叫座的卖点。也没有足够的卖点,迎合消费市场上面没有一定的竞争力,加上在研发和设计上面的短板,都导致了海马品牌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品牌。
一年亏损10个亿,海马路在何方?这或许是海马 汽车 最值得反思的问题。未来随着海马 汽车 的转型它与主流的自主品牌能否缩减距离、甚至赶超?一切都是未知。
海马 汽车 之所以沦落到此地步,说到底,还是不注重技术,不着眼未来造成的。
海马 汽车 成立于1988年,早年合资马自达,总资产曾高达164亿元,直属员工1万多人,年收入近200亿元,累计纳税170多亿元。可谓是风光无限好过。
只可惜犯了很多自主车企的老毛病,赚钱风光时,并没有在 汽车 制造技术领域有太多投入,也没有多少核心技术积累。从19年海马累计卖出400套海口房产自救可以看出,海马赚钱时,在消费,在想办法囤积资产,而不是投入到技术研发。可惜这不是北京,上海或深圳的房产,400套房产也仅仅获利2亿,使海马19年出现短暂的扭亏为盈。
如果当初将这些资产投入到 汽车 技术研发领域,现在的海马 汽车 ,肯定不会是这种无人问津的状态。参照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企业前期, 汽车 技术和设计不够好时,将大量的资金和都投身于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企业的收购投入。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比亚迪收购日本 汽车 模具厂,比亚迪挖来奥迪设计总监等。这些专注 汽车 专业技术和着眼企业未来的举措,使得吉利和比亚迪在自主 汽车 品牌中,越走越好,车辆品质也越来越接近和超越合资品牌。最终得到了市场的热捧。
汽车 是个大的集成体,最重要的是技术的集成和积累。做 汽车 ,说一千道一万,要沉得下来心,才能做大做强。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峰的过程,到达顶峰后开始大浪淘沙,重新洗牌、优胜劣汰是永远的行业规则, 汽车 行业的重新洗牌和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手机业重新洗牌是一样的,我们曾经经历过了手机业的优胜劣汰,曾经的波导、TCL、夏新、中兴、…甚至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都曾有过自己的辉煌和不可一世,。当行业台风刮起的时候,猪也能飞起来,当风住的时候就显出来了谁是猪,谁是雄鹰,
当有更强品牌不断创新上进的时候,那些靠吃行业红利、靠行业台风刮起的不求上进的猪终将摔下来, 汽车 行业也是如此,我们曾经看到力帆、众泰、猎豹、幻速、中华、包裹海马都曾辉煌过,但他们成了 汽车 行业第一批淘汰梯队,接下来应该还有更多的 汽车 品牌成为波导、TCL,甚至北汽、一汽都在劫难逃, 汽车 届早有人预言国产品牌将来剩余的不会超过5家,这将是一个不远的现实,我们拭目以待。
我没有买车啊,所以说对车辆还是不是太了解的。那么,我觉得我能以一个潜在的,购车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还记得2011和2013年这段时间,当时沈阳很多人都是喜欢开海南马自达的。总是能听见一些人谈论“马六”什么的,说结婚的时候整一排“马六”也挺不错啥的。那个时候,才逐渐的在脑海中,有了海南马自达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没有开海南马自达的。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身边的朋友一般都是本田、比亚迪、大众、现代、丰田、尼桑、别克等各种类型的车辆。但是开海马的还真的就不常见了,我也没有细问过这件事。
说实话,现在海南马自达的宣传力度不够。我在沈阳地区生活,基本看不到关于海马的宣传。如说我去买车的话,可能我就会选择一些常常听见的车辆。比如说大众什么的,因为他们不仅是在宣传车辆更新换代的消息,还会大概告诉我每个月月供多少,我能做到心中有数。就算我没有做好决定,最起码大众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备用选择吧?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对车辆的认识没有相关领域或者喜欢车辆的人那样的专业。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看到的是什么?我看的就是价格、空间、油耗、质量和售后而已。其他的对于我这样的消费者来说,我们能看的懂吗?肯定是不明白的,所以说谁给我们介绍的多,我们对谁的了解就多了一些。
可能会有人,那你自己去搜索了解啊?我主动去了解的话,那范围就会非常广泛了,什么车我都想着去看看,对吧?同样花20万买车,我要在各个类型中做好对比,在我自己的了解中,必然不会以专业的角度去了解车辆。就算是名气小的车,也是有优势的,那么这样的优势谁告诉我?是不是 汽车 厂家和经销商?
所以说,不仅是海南马自达,其他企业也是一样!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出发,想着如何去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长久的生存下去。如果,还是这样的话,那么亏损的可能不仅仅是10亿的问题,关门大吉也不是不可能。
我对车辆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作为一名 汽车 领域的“小白”,我只是一个消费者,要是我买车的话一定是这样的,如说海南马自达能够让我了解了,相信了,那么我就会去购买,毕竟,车对于我来说只是代步而已。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383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东风日产奇骏2021款报价 东风日产奇骏汽车各地报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东风日产suv奇骏报价在17万左右:1、外观:外观上,整体设计偏向成熟大气,整体看上去比较均衡,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也没什么特别的槽点,属于经久耐看型;2、内饰...
2024-11-20
首选迈腾!综合更方面来看是最优秀的昊锐,斯柯达品牌不是大众的亲生子,大众不傻,不会把最好的技术用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来抢自己的自己孩子的饭。他的地盘不如迈腾好...
2024-11-20
有两个圆圈标志的车是双环汽车,成立于1988年4月。这家公司的总部在石家庄。双环旗下小型车和suv车型很多,双环旗下轿车很少。贵族srv是双环旗下的一款suv,...
2024-11-20
福克斯在同级中车中性价比比较不错。特别是操控方面底盘很扎实悬挂也很好前后都是独立悬挂运动感非常强。全铝材质的发动机降低了整个车子的重量。与之匹配的是一台6挡手自...
2024-11-20
一、车辆解押要800元合理吗?一般来说车贷还款结清后办理解压确实需要收一定的费用,一般在300-500左右,800有点多了车还清银行会解除抵押把绿本给你的,你再...
2024-11-20
不是。国产情况:2005年6月,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bbdc)成立,从此拥有了中国汽车企业最长的名字。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2024-11-20
随着疫情的结束,经济慢慢复苏,物流工作又开始忙碌了起来,赚钱的商机越来越多。而长安汽车也抓住这个时机,推出了新款商用车型:新长安星卡。作为能够多拉快跑的回本利器...
2024-11-20
哈喽,大家好!检车家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检车家检测师大鹏,别看我外表高大,内心实则心细如针啊。欢迎大家收看本期#二手车#检测趣事。我是一个修过车的二手车检测师,...
2024-11-20
奔驰scoupe为啥不引进了太贵。奔驰scoupe的定位都是大型豪华双门GT轿跑车,是在以豪华车S级为基础的情况下开发而来的,国内奔驰官方表示因为太贵,没有人购...
2024-11-20
莲花跑车指导价92万左右:1、在汽车界,英国LotusCars是个富有色彩的品牌,与保时捷、法拉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2、2011年6月15日,Lotus...
2024-11-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