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汽车发动机冲程是什么意思 汽车发动机冲程数

2024-11-20 汽车知识
【摘要】: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是德国人奥托(NicolausA.Otto)在大气压力式发动机基础上,于1876年发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是德国人奥托(NicolausA.Otto)在大气压力式发动机基础上,于1876年发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从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RudolfDiesel)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由于用高压缩比和膨胀比,热效率比当时其他发动机又提高了1倍。1956年,德国人汪克尔(F.ankel)发明了转子式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64年,德国NSU公司首次将转子式发动机安装在轿车上。1926年,瑞士人布希(A.Buchi)提出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压气机,给发动机增压。50年代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开始在车用内燃机上逐渐得到应用,使发动机性能有很大提高,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67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ElectronicFuelInjection,EFI),开创了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的历史。经过30年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ManagementSystem,EMS)已逐渐成为汽车、特别是轿车发动机上的标准配置。由于电控技术的应用,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噪声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地降低,改善了动力性能,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四次重大突破。按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往复运动的行程数,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四个行程的内燃机称作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而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则称作二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四冲程是什么意思

冲程的解释为行程,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汽车发动机冲程是指活塞从气缸内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也指活塞在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汽油发动机绝大数是四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意味着上止点到下止点和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之和是四次。

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以及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进气冲程是四个冲程中的第一个冲程,是活塞在气缸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在此冲程充气的同时喷油形成合适空燃比且符合燃烧的混合气;进气歧管喷射燃油的发动机,此过程充入直接能够燃烧的油气混合物。

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活塞从气缸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运转过程,将进气冲程充入的油气混合区进行压缩,使得气缸内形成高温高压状态,为发动机高效做功做好环境准备。

做功冲程:做功冲程是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过程,其余冲程均是消耗能量的过程。从气缸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此过程进排气门都关闭并伴随火花塞发出火花引爆可燃混合物,进而提供了往下的强烈推力。

排气冲程:排气冲程是气缸从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缸外,进气门依旧关闭,排气门打开。

四冲程和二冲程的区别

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以及排气冲程。

冲程的解释为行程,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汽车发动机冲程是指活塞从气缸内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也指活塞在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

汽油发动机绝大数是四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意味着上止点到下止点和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之和是四次。

汽车发动机冲程是指活塞从气缸内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也指活塞在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

汽车发动机冲程是指活塞从气缸内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也指活塞在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

汽车发动机冲程是指活塞从气缸内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过程,也指活塞在下止点到上止点的过程。

内燃机一转是几个冲程

所谓的四冲程发动机,是指发动机曲轴每旋转两周,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而两冲程发动机只需要曲轴转动一周、经历两个冲程即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从结构上来看,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气缸盖、气缸、活塞、活塞环等零件组成,在缸体上开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气孔的开启和关闭由活塞的位置决定。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没有复杂的配气机构和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一般都用风冷,结构上大为简化。

从性能上来看,当曲轴转速相同时,二冲程发动机单位时间的作功次数是四冲程发动机的两倍。理论上二冲程发动机的功率应是四冲程发动机的两倍(但实际上只有1.5~1.7倍),发动机的升功率更高,动力性更好,发动机的振动也比较小。另外二冲程发动机重量比较轻,制造成本低廉,故障率也更低,维修也比较方便,使用起来更方便灵活。

综合来看,四冲程发动机应用的更加广泛,绝大多数的汽车和工程机械上搭载的都是四冲程发动机,而二冲程发动机更多的应用在那些不常使用和“推重比”很重要的场合。比如说剪草机、油锯、航模、农作机械等,一些小型摩托车和比较讲究动力性能的越野摩托上使用的也比较广泛。还有就是坦克、船舶、重型运输车辆等,这些车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要求高,又要求发动机的重量轻、体积小,二冲程发动机就是很好的选择。

发动机按冲程数可分为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

1.(15次)每四个冲程转2圈1800r/min=30r/s30/2=15次。

2.(60个)(15次)同上,循环15次,完成了15*4=60个冲程完成一次循环(四个冲程)内燃机对外做功一次,所以做了15次功。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第二和第三个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且,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是靠飞轮惯性来运转的。发动机的曲轴转一圈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就是二冲程,如果是转两圈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就是四冲程了。

冲程是指活塞在汽缸中上行或下行一次的过程。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压缩、作功和排气。

四个冲程依次进行,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也叫“奥托循环”(因为活塞发动机的工作模式奥托发明的)。二冲程是将四冲程中的四个冲程中的两两合并成一个冲程。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按冲程数可分为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冲程内燃机。

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作循环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是通过燃烧气缸内的燃料,产生动能,驱动发动机气缸内的活塞往复的运动,由此带动连在活塞上的连杆和与连杆相连的曲柄,围绕曲轴中心作往复的圆周运动,而输出动力的。

1、机体:是发动机各部机件的装配基体。它包括气缸盖、气缸体、下曲轴箱(油底壳)。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内壁共同组成燃烧室的一部分。机体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其它系统的组成部分。

2、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它包括活塞、活塞销、连杆、带有飞轮的曲轴和气缸体等。

4、燃料供给系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包括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音器等。其作用是把汽油和空气混合成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以备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5、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凤扇、分水管和气缸体以及气缸盖里的水套。其功用是把高热机件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6、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限压阀、润滑油道、集滤器、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散热器等。其功用是将润滑油供给摩擦件,以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部分地冷却摩擦零件,清洗摩擦表面。

7、起动系统:包括使发动机的起动机构及其附属装置。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383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怎么加盟问界汽车官方旗舰店 问界m5上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